富贵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蓝书dalan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距离岭州的日子好似近在眼前,又遥遥无期。
林夏没想到湘州水系如此发达,刚过一条大河,又是一条小河,后面还不知道是几条河......
如果在去年干旱之际过河很简单,就是一条几十米到几百米不等的短路;如果在大雪天寒时,过河也很简单,直接穿过冰面就行。
唯独天气渐暖,冰面融化,河水暴涨,不好过河。
林夏此时正光脚走在河水里,脚掌仔细摸索脚下石头,河水里的石头很滑,一不小心面临的就是全身湿透的后果。
明显,林夏不会让自己犯这种低级错误,顺利地走到对岸,留下冻得通红的双脚。
其实身后这条河更应该叫小溪,总共十来米宽,部分较深处不过一米多,其余都不过小腿深度,两侧全是细小的鹅卵石,远看就像一堆沙子,近看才知全是石头。
这样的浅溪还不知一条,林夏在接下来的三天里,通过两条浅溪,一片沼泽之后,不准备再穿野外小道了。
这边小道含水量太高,最关键的是天空转阴,虽无阴云,但也无太阳,后面很可能下雨,然后被困在水中,最重要的是,该到补充物资的时候。
林夏预备找个县城休整一番,探听些消息,她还记得之前渡河那个年轻人说过这边有流民起义,最后关头,不能在起义队伍这掉链子。
既下决定,那就寻找官道或是本地村民行走的小道,这类道路通常是通向城池的。
话虽如此,走官道还是次要选择的,万一运气不好遇到官兵路过,看你不顺眼,给你一刀,完全没处伸冤。
接下来林夏不再一味向南,古代多是临水或靠山而居,只要沿着河边总会找到村子。
找到村子就代表找到去县城的方向。
就比如现在,林夏远眺不远的寂静村庄,不打算问路和他们确认县城是否在前方,直接踏上村民出行的小路。
这些小路,隔一段距离就有堆上特殊的石堆,曾经的林夏并不了解这类石堆的意义,走多了也就了解这是古代用来认路并计算路程的标志,是村民自发堆砌,属于古人认路的独有智慧。
林夏走上的路是一条多村汇集的小路,她跟着小路发现不下十数的村子,但大多村子虽有人烟却寂静无声,只有少数村民在外劳作。
看见个别单独的农户在时,她试着上去交流问路,但对方仿佛得了应激障碍,一看到人立马飞奔离去,完全不给林夏留下任何说话的机会。
林夏遗憾离去。
至于人多的农户,不要给自己增加隐患,直接放弃,免得被围攻。
沿路而行两个小时,路边活人渐出,一些脸色红润,身体康健;一些面如菜色,骨瘦如柴,可是他们都拖家带口,包袱款款地往前而去。
林夏蹙眉,这是又要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放下疑惑,继续跟着他们离去的方向而去。
突然,路上走着,林夏看到一青壮再拉扯一瘦骨嶙峋的小孩,小孩不断挣扎,赫然一副抓孩子要食用的模样。
林夏前后张望,此时只有她和对方共三人在场。
她自译自己不是好人,但是遇见这种只发生在眼前的恶事,少有的良心蠢蠢欲动,她想多管闲事。
看对方青壮身上并无武器,脸颊凹陷,不像是能打的样子。林夏放心上前走去,一声呵斥:“干嘛呢?你拉这小孩干嘛呢?”
对方本未注意林夏地到来,哪想,林夏接近他们一出声,立刻停止拉扯,皆是一脸敌视地盯着她。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