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要兵权?那就开战吧 (第1/2页)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执笔见春秋 加书签

执笔见春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蓝书dalan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东宫。

内率陈云超推着李承乾返回。

想起刚才在两仪殿内的争执,李承乾微微摇头。

李世民是皇帝,圣人,但他不是真的圣人,不可能对所有的事务都非常清晰透彻。

大唐的科举制度,虽然在隋朝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改良创新,但实际上还是有很多漏洞。

比如这州府举荐的惩处。

李世民或许没想到,因为已经习惯了,但朝堂这么多臣子们,他们也没想到这里头的弊端吗。

不,恰恰相反,知道这个弊端的人很多,但他们不说。

不说,自然是为了自身的利益,甚至是各大世家大族的默契。

门阀士族的出现,主要是人才选拔机制的巨大漏洞,如果打破用人制度,不再举孝廉推荐,才能动摇士族门阀的根基。

隋朝创立科举制的目的,就是为了绕开世家门阀对朝廷的垄断,从底层士族,寒门取士。

隋朝虽灭,但他对门阀的冲击是很大的,至少就现在的唐朝来说,门阀已经无法形成绝对优势。

已经过了一家一姓,就可以改朝换代,废立皇帝的时代。

但不可否认,世家门阀在唐初仍然占据很大优势。

只是一招投行卷,就把选官的权力牢牢的控制在世家门阀的手里。

唐朝的科举阅卷是开放式的,阅卷官可以看到每个考生的姓名。

所谓行卷,就是科举考试之前,是把以前的作品送给权贵重臣、社会名流。

有了名声,考官看到这个名字才会知道是谁,就能加分。

所以谁能及第,谁该落榜,这就一目了然了。

比如第一任状元孙伏伽,他是寒门士族吗?

不,他可是洛阳孙氏,虽比不上五姓七望,但也是正儿八经的豪族。

李世民不想废除行卷,糊名考吗。

不是不想,只是办不到而已,这也是臣权跟皇权相互之间的妥协。

亦是跟世家门阀的妥协。

“殿下今日,真是威风。”

陈云超忍不住开口道,语气有些激动。

现在的他,都快成为李承乾的小迷弟了。

两石硬弓啊,寻常陈云超都是用来练臂力,但太子却能用来杀敌。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蓝书只为原作者执笔见春秋的小说《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执笔见春秋并收藏《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最新章节。
我的父母穿越了
我的父母穿越了

简介:袁淼一直以为失踪许久的父母已经不在人世,直到在老房子的镜子里看到他们。他们穿越了,正在逃难。之所以能在镜子里相见,是因为他们手上有面通界宝镜。袁淼通过宝镜把粮食蔬菜传递了过去,很......

我爱种绿萝 连载 4万字

高武纪元
高武纪元

从南洋深海中飞起的黑龙,掀起灭世海啸……火焰魔灵毁灭一座座钢筋水泥城市,于核爆中心安然离去……域外神明试图统治整片星海……这是人类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世界。也是掀起生命进化狂潮的高武纪元。即将高考的武道学生李源,心怀能观想星海的奇异神宫,在这个世界艰难前行。多年以后。“我现在的飞行速度是122682米/每秒,力量爆发是……”李源在距蓝星表层约180公里的大气层中极速飞行,冰冷眸子盯着昏暗虚空尽头那条

烽仙 连载 90万字

破云2吞海
破云2吞海

那些窥探的触角隐藏在互联网浪潮中,无处不在,生生不息,正逐渐将现代社会的每个角落淹没至顶。“深渊中隐藏着庞大、复杂、根深蒂固的犯罪网,‘马里亚纳海沟’远比警方所知的更加深邃,却又近在你我身后——”津海市公安局新来的吴雩温和懦弱、寡言少语,对来自严厉上司的刁难毫不在意,只想做个按时领工资混饭吃的背景板。没人知道这个年轻人有一颗被毒枭重金悬赏的项上头颅,和曾经深渊屠龙的少年肝胆。本文人设灵感见原文第1

淮上 连载 139万字

嫁给铁哥们
嫁给铁哥们

衣落成火 连载 307万字

治疗满级,团宠小肥啾
治疗满级,团宠小肥啾

简介:【公告:7.17日入V,更1w字~】云宥清穿到了魔法世界。末世凭借治疗系异能爬上基地高层的他一朝穿成了小动物,是一只巴掌大的小鸟。兽贩将它装入宠物箱,在市场贩卖,丑萌丑萌......

云劫 连载 9万字

三兴季汉
三兴季汉

若汉室三兴,这天下该当如何。愿日月之所照,皆为汉土!

执笔见春秋 历史 连载

大明皇长孙!
大明皇长孙!

洪武二十五年,朱英来大明第十年,于西域创下偌大基业。燕王府中,朱英和后世永乐大帝朱棣相谈正欢。时日四月二十五,大明太子朱标薨。朱英随朱棣南下京师吊唁。朱棣:可恶至极!没想到竟是本王亲手送他上位。朱元璋:老四是个好孩子,把大孙给咱送来了。朱英:日月光辉之下,皆我大明江山!

执笔见春秋 历史 全本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蓝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5-04-13 0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