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争凰》转载请注明来源:大蓝书dalanshu.cc
不愿再听,她倏地出声:“你可以走了!”
张景一抻脖子,将话头强行咽下,一挥拂尘一拱手:“奴婢们告退,贵主紧着新鲜,快尝尝果子吧。”
待张景领着婢子们将要踏出屋门时,她忽心念一动,拉长了声音问:“张景,你可认得四年前,东宫里一位名崔安的内侍?”
她兄长唐卿景为太子而踞东宫时,她时常去纠缠东宫典膳局的崔安混吃食,曾于崔安身畔,见过几回样貌颇肖张景的少年宦者。
这三年以来,时下十六岁的张景,常被唐逸旻遣来为她打点,对她不似别的内侍那般冷脸冷眼,颇为和软。
闻听她问,张景脚下一顿,眼皮微不可察一跳,转身自若一揖:“想是贵主记岔了,四年前,奴从未去过东宫。”
她回首看了一眼低头敛目的年轻内侍,“便罢了……下去吧!”
“诺!”
张景一挥拂尘带走了婢女,留给唐卿月满院有如飞花般,凌落一地的回忆……
八年前仲春,国子监之畔的孔庙举行盛大的释奠礼,祭祀先圣孔宣父,及七十二弟子等。
她父亲永安皇帝携文臣、鸿儒齐至,自然也带着太子唐卿景,还有她这位彼年十三岁的丹阳公主,岂图让她于汇聚了年轻才俊的国子监中,挑一挑心仪之人。
不怨她父亲未雨绸缪……
自东桓立国,历代皇帝皆愁嫁女——只因国中有一条外戚不得干政的国策。
朝中文武皆不愿子孙后代,因尚了公主1,断了锦秀前程。更何况迎公主入府,便是请了一尊“活菩萨”进门。
打不得,骂不得不说,阖府上下还得对公主毕恭毕敬,唯唯诺诺讨生活。
那日与今日一样,同样是花开时节,只是早了两个月。
孔庙内淡粉的杏花与雪白的梨花争俏,却美不过国子监生的八佾之舞,妙不过礼乐之音,更秀不过国子生们俊美的面庞,颀挑的身姿。
唐卿月从未见过如此多的年轻男子,个个才华横溢,妙语连珠。
尤其是于祭礼之后的辩经之时,长身玉立于君臣之前毫无怯意,旁征博引,雄辩滔滔的萧玉川令她挪不开眼。
她记得那日阳光甚好,暖黄的光将十五岁的萧玉川笼罩……
他青衿服而委貌冠,帽插双羽振扬,整个人散发着珠玉般的柔光,好看的浓眉如刀,高拔的鼻梁如丘,一开一阖的嘴唇如月……
他有着一瓣犹如下弦月般的下唇,光泽而饱满。
整个辩经论文的过程里,她没听进去一个字,尽盯着萧玉川的脸看,尔后目光定在他开阖不休的唇瓣上,神魂俱散。
若非群臣齐声为萧玉川喝釆,将她心神惊回,她能将萧玉川那张俊美又不失刚毅的脸,看到海枯石烂……
国子监俊美学子何其之多,偏她失魂于萧玉川,因为他不仅仅是俊逸,还给了她一份说不清,道不明的熟悉感。
好似……上一世她便与他熟识!
随后,她手指萧玉川,向父亲言之灼灼:“父亲,此子当为我驸马。”
坐在她身畔的兄长笑接:“你可真是眼尖,此生名萧玉川,是国子监何祭酒破格招收的得意门生。”
父亲捋须亦笑:“回头查查看,若品行和家世无忧,朕将此子擢补为崇文馆生,你也有机会与他先行接触……”
崇文馆隶属东宫,在宫城之内,为太子习文之所,只招皇室缌麻以上亲,入学者皆是皇亲国戚。
国子监位于皇城之外的里坊中,学生来路繁杂。
彼年她方十三,父亲尚未给她放府,自是不便出宫,若补萧玉川为崇文生,简直不要太妙。
回宫后,她缠着兄长快些调查萧玉川的身世品行,三日后兄长相告……
萧玉川字明河,时年十五。
祖上为兰陵萧氏,东桓立囯前的十国之乱,便有萧玉川祖上所建之国,家世曾显赫一时。
东桓国建立后,因萧家祖上往事,历代东桓帝王不予萧氏重任,怕的便是萧家生不臣之心。
萧家传至萧玉川父亲萧弘文这一代,家世已衰,萧弘文踏破满朝文武的门槛,方于京中左卫属下的翊卫府中,谋得一个参军事的职位,再无升迁。
萧玉川八岁那年,萧弘文带着厚礼,厚着脸皮登了国子监祭酒何佟光的门,想将独子送进国子监中的太学学习。
入太学者,须品阶五品以上文武官员之子孙,萧弘文不过一介翊卫府七品参军事。且国子监生员年满十四方可进学,萧玉川又才八岁。
两项相加,萧玉川本当补不进太学,偏生何祭酒耐不住萧弘文苦苦秧求,叫来萧玉川一试才学。
这一试,便将萧玉川试进了国子监太学的学堂。
兄长说,萧玉川三岁识字、五岁熟文,八岁便经史子集信手拈来、三坟五典随口摘诵。为过目不忘、出口成章的天降文曲星。
品行上,萧玉川谦恭有礼,学问轧实,言行谐趣而不轻浮,学中好友成群,师长交口称赞。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火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蓝书dalan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