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明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蓝书dalan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承安五年七月,醇贝勒意欲谋反,被承安皇帝镇压。一夜之间,京中八旗侍卫同时行动,将醇贝勒党羽同谋尽数剿灭,朝中竟有三分之一的官员锒铛下狱。
承安皇帝铁血手腕,凡参与醇贝勒谋反的党羽诛九族,来往密切的官员诛全族,其余不声不响投靠醇贝勒的,全都在菜市口砍了头。朝堂内外,京城地方,整个官场尽数清洗了个干净。
不过三日,皇帝亲自手书的立后诏书颁告天下,传国玉玺上鲜红的四个大字“皇帝之宝”清晰可见。
洪鄂春·如因,册立为后,入主中宫。
同时诏书上还写,自册立春氏起,承安一朝永不再册后宫,亦不再选秀,旗下适龄女子可自行婚嫁。
大婚的时间定在冬日,离如今尚有半年。醇贝勒的事情了结,皇帝暂时轻省,便于如因商议,想要亲自带如因去一趟蒙古,请太上皇和太上皇后回京为他们主持婚仪。
如因自然愿意:“都说蒙古好风光,我还从未去过,只听来往的客商说起那边的风景壮阔。”
皇帝清闲下来,如因最近却有些忙。
一来是急着同逾白交账。春家生意庞杂,一项一项的捋下去总要耗费些精力和时间。另一桩就是魏家的事儿,魏家平反之后宅子也归还长风,只是一年光景过去,宅子又被查抄过一次,里头很是破败,如因忙着里外收拾。
好在有卓少烆和卓少烜兄弟两个,魏家的宅子很快便焕然一新。
宅子重新修葺好那天,长风一个人站在当初福晋们悬梁的后堂里哭了。
他虽小,天性爱玩闹,可他并不傻。再次回到这里,长风还是记起了逝去的亲人。
他一个人站在堂下,低着头哭了半个时辰。半个时辰后他出了后堂,终于敢露面的魏家家将跪在堂外含着泪给他叩了三个头。
长风擦擦眼泪,抬脸对如因说:“姑姑,我该走了。”
长风走的那天是个万里无云的好天气,阳光直喇喇的照耀在地面上,让一切阴暗的角落都无处遁形。
西华门外头,小小的人儿还没有马高,他背着个小包袱,站在高头大马旁边昂头朝上看,小小的像一个糯米团子。
如因本强迫着自己狠下心来送长风走,可等她看见那几个魏家家将纷纷上马,终于抑制不住,泪珠子断了线一样滚下来,提裙快步跑到长风身边。
她蹲下,握住长风的肩膀:“好孩子,若是寿北艰苦,想回来便随时回来,姑姑等着你。”
小孩子似乎一夜长大,脸上有一种超出年龄范畴的凝重:“姑姑,羯人不灭,长风不离寿北。”
如因的脸颊被泪水沾染的湿漉漉的:“那记得要常给姑姑来信。”
长风点点头,小嘴唇抿的很紧,没再说话。
皇帝过去搀起如因,又亲自躬身将长风抱起来放到马鞍上:“好小子,别叫朕失望,也别叫你阿玛额涅失望。”
“姑丈……”长风下意识的喊,又忽的收了音,脸色一僵,顿了顿改口喊一声,“主子爷。”
皇帝示意与长风同乘一骑的家将上马:“走罢,一路顺风。”
十来匹马踏起一阵细密的烟尘,如因靠在皇帝的怀里,看马上那个小小的身影越来越远,终于在一片灿烂的光明中不见了踪影。
“他怨朕。”皇帝忽的低声叹道。
“他会明白的。”如因轻声呢喃。
皇帝看如因红红的眼眶,低头宽慰她:“等长风大一些,逢着过年或是回京述职,他还会来看你的。”
如因却有些凄凉的笑着摇摇头。半晌她才轻轻的吐出一句:“他不会回来了。”
*****
八月的草原上绿草如茵,风滚过草地,压出一道一道圆润的痕迹。
如因跟皇帝沿着玉带河缓缓而行,常旺和兰隅带着一众奴才侍卫远远跟在后面。
如因感叹天地造化:“谁能想到不起眼的小草聚少成多,也能成这样一望无际的苍茫壮阔。”
皇帝赞同:“皇额涅小时候被关在冷宫里头十几年,从未见过草原。那年她随扈往热河去,第一次在热河看见草原。她跟我说,她那时候激动的都哭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