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共振-11
聆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蓝书dalan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冉昭此刻其实很想告诉李澄既,地面才是原本应该生存的地方,任何人潜意识里对地面世界的向往,都不“可笑”。
但此刻以冉昭的视角,任何为人类渴望之心的辩解,又皆是苍白无力。
她认真说道:“我相信会有一天,人类还能回到地面上生存。到时候,所有人都可以每天见到真正的天空和阳光。”
李澄既垂眸无声地笑了,只当冉昭是个和他一样心态良好的乐观派,还是想象力极其丰富的那种。
然而此刻谁也不知道,冉昭这几句状似安慰的话,会在此后成为现实。
---
十分钟后,轻轨抵达了目的地。
的确如李澄既所说,商业区相比起来会热闹许多。临近市场的几条街道人群如织,终于让冉昭感受到了异世界的真实感。
两人穿过马路,来到一块集中的自由集市。各式摊贩熙熙攘攘地排满整片区域,一眼望不到头,让冉昭不禁联想到了自己原来时代的大型菜市场。
她一边观察着两侧的摊位,一边听李澄既履行导游义务,耐心地给她介绍:
“最外圈的市场主要是一些杂货,都是卖家自己做生意带过来的。像是蔬菜水果的种子,新培育出来的耐阴树苗,还有民间自研的抗辐射病药物之类。机械材料和设备的摊位都在市场的最里面。其中有一些来源可能不会那么正经,位置会隐蔽一些,所以才叫机械黑市。”
辐射病。
冉昭精准抓住了这条关键信息。
这个词,她以前也听说过。人类若是长时间处在粒子辐射之下,内脏和皮肤就会被侵蚀,整个人由内到外逐渐硅化,直至僵死。
一般这种病都发生于常年待在实验室的科研人员身上,毕竟出于工作缘故,免不了要使用各类能散发辐射的仪器。
冉昭突然联想到地面上的那些变异尸骸。
在她原时代的学校里,也有过一名罹患辐射病去世的科研人员。那位研究员年岁已高,身体状况较为一般,但自始至终身体外表没有变化,并未出现类似变异尸骸的特征。
冉昭斟酌着措辞,问道:“这边……辐射病,很严重吗?”
“a区的确会更严重,毕竟地心电梯的入口在这边,平时会去地面的民间勘探人员自然也都会在a区聚集。不过这些人毕竟没有权限进入官方尚未开辟的地面区域,一般也到不了辐射过高的地方。”
冉昭仔细消化着他的话,却发觉其中有个明显的漏洞。
按照她目前的观察,地下城并不像地面那样辐射粒子浓度超标。如果有人感染所谓的辐射病,只可能是因为去了地面,在高浓度辐射粒子之下暴露过久。
但这就产生了一个新的矛盾。
在这个世界,防辐射产品的产业链甚至比冉昭的原世界都要完备。但凡会主动去地面的人,都会带上各类防辐射的设备,还会穿隔绝辐射的衣物。
那怎么还会感染辐射病呢?
冉昭视线扫过摊位上的那些“民间自研抗辐射药物”,满腹疑云地跟在李澄既身后。两人七拐八拐,一路走进市场的深处。
渐渐地,两侧摊位上的物品从杂货过渡为了各类机械设备和材料,还有摊位支着电子牌,售卖从地表挖出来的古科技遗留物。
冉昭甚至在里面见到了光脑。可惜光脑运作所需的压缩能源芯片,在这个世界并不存在。即便内部构件没有损坏,没有能源也肯定不能正常开机。
宛如有一道无形的界限划分出了新的领域,市场中的买家数量也骤然减少了一半。
这里应该就是所谓的机械黑市了。
冉昭观察着擦肩而过的人群,发觉大部分人身上或多或少都用白色绷带包扎着自己的一块皮肤。有的只是在手臂上缠了几圈,有些则是裹着一整圈脖颈,最严重的甚至包裹了大半个头颅。
那些未缠紧的绷带处,隐约露出来一点龟裂的褶皱和霉斑,让她立即想到了在地面上见到的变异尸骸。
冉昭瞬间收回目光。
她不敢细看,更不敢去细想。
倘若这些人全都是感染的患者,那么辐射病远比冉昭想象的还要广泛的多。排除掉故意不做防护的可能性,恐怕只剩下一个能够做出解释的答案——
他们的防辐射设备出了问题。
李澄既注意到了冉昭看向路人的目光。犹豫许久后,他放慢脚步,小声向她解释:
“这些民间勘探人员,基本是区里的失业群体。为了谋生,只能去地面挖古科技产品,再带到市场上来。他们平时能买到的防辐射产品,只有出自机械黑市这一个途径,但这里出售的东西,向来鱼龙混杂。”
冉昭闻言皱眉:“那岂不是在开盲盒?……所以,是黑市里卖的不合格设备,导致了那些勘探人员没能得到足够效果的防护?那官方的设备呢?为什么买不到?”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黄昏分界》《为小说原住民预告天灾》《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游戏搞到一个亿》《疫病之上》《恶霸小姑是年代文真千金》《又逢君》《云朵和山先生》【书仙文学】《神话:灵性支配者》
《在废土解锁毕设后[勘探]》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蓝书只为原作者聆沉的小说《在废土解锁毕设后[勘探]》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聆沉并收藏《在废土解锁毕设后[勘探]》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