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无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蓝书dalan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开善寺内——
一位小尼姑踏着月光,匆匆走进一处佛堂内。堂内烛光昏暗,不时传来木鱼的敲打声。
“师父,师父……”
小尼姑面庞圆润,跑得太急,脸蛋浮现出粉红色。
“观妙,着急忙慌的做什么?”
堂内人停下敲打木鱼,语气里是责怪,但面上依旧冷静,丝毫看不出任何不悦。
“师父。”观妙双手合十,躬身弯腰:“师父,公主殿下和使团分开赶路,今天傍晚住进了太和观。”
观妙眼神向上,偷偷观察师父的反应。
“太和观也好——”
堂内人放下手中的鱼鼓,起身朝着院外走去,观妙静声跟在身后。只见师父站在台阶下,借着月光仰头观赏院中的玉兰树。
眼下已到二月份,山上比较冷,玉兰树只长出几棵绿色花苞,还未完全开花。
“师父在看那株玉兰树吗?”观妙随着师父的视线,抬头望着比房檐还高的树。
“公主小时候很喜欢玉兰树。那时虽然什么都不懂,但在开春季节,她就喜欢坐在花园里,远远观望着树枝上的白色玉兰。”说着,师太脸上浮现出温暖的笑容。
烟阳的冬天是荒凉且寂寥的,鲜少有绿色的树木,就连鸟儿都南迁过冬了。御花园里临墙有一棵长势很好的玉兰树,洁白的花朵,在晴天里流光溢彩,如上好的云母。那是昭告冬天结束的符号。
观妙看着她闪闪泛光的眼睛,柔声道:“您想公主了?”
“小时候公主可粘人了。不管我去哪里,她都要跟着。过年要和先帝一起去台上祭祀先祖。就分开一会儿,她都不愿意,两只胖乎乎的小手把我的脖子死死缠住。晚上她一个人不敢睡觉,非吵着要我给她讲故事,让嬷嬷给她讲都不行。”
回忆犹如汹涌的河水,开一道口子,就要面临洪水决堤。
“后来呢?”
观妙望着空中的圆月,心里愈发对那位公主更加好奇。法宣师太常年身居佛堂内,不施粉黛,但依然可寻到当年的绝代风华。也不知公主样貌是否像师太一样。
“后来先帝听信国师的卦言,要将公主送出京城抚养。那时公主才两岁。”
“两岁?”观妙震惊道:“先帝要把那么小的孩子送去哪里?”
“鄯城,国舅家。那段日子我和先帝每日争吵,就连最初的少年情意都吵没了。”法宣师太自嘲轻笑:“他是九五至尊,我又怎敢一直忤逆他。我知道他对我已经忍耐到了极点,若再这样下去,不止公主,就连姚家也会被怪罪。”
“公主还是被送去了鄯城。”观妙席地而坐,下巴搭在膝盖上,脑袋有一下没一下地轻晃。
“那后来呢?公主在鄯城过得怎么样?”观妙好奇地望向法宣:“我听说公主少时是长在太后身边的,这中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回忆戛然而止,法宣嗔怪地剜了观妙一眼,随后乘着月光,走向自己的厢房。
观妙连忙跟上,拉着师父的胳膊,撒娇道:“师父,你给我讲讲呗,这么多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今夜的月光似乎也没有那么冰冷了。
另一边太和观内,祁宁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睡不着,见室外清亮,推开窗户见一轮圆月挂在空中。遂又简单套上衣裳,翻上房顶,撑起下巴,望着月亮发呆。
一阵夜风吹过,祁宁拢了拢身上的衣裳,刚才着急出门,倒忘了夜里露水重更寒冷。
心中正说着,一件披风搭在了自己的肩膀上,祁宁迅速摸向小腿侧边的匕首。
糟糕,忘记带上了。
“公主殿下。”
熟悉的声音从头顶传来,待祁宁回过神,安阳王早已挨在她身旁坐下了。
“想什么呢?我来了这么久都没发现?”
今晚的安阳王有些许不同,不似平日里自持高贵的模样,脸上挂着嬉笑,倒有几分像苏御那不正经的样子。
祁宁放下警惕,回头又望向那月亮。
不用想,安阳王定然也是受到北靖皇帝邀请,前往参加他的婚礼。
“你说,如果有一个你特别信任的人,能够全心全意交付给他的人,有一天突然抛弃你了,你会原谅他吗?”
祁宁回过头,一脸认真地看着他的眼睛。
此刻她无比希望,有人能够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答案。
“嗯……”安阳王思考半刻,缓缓说道:“立场不同,所看到的事情层面也不相同。或许在那个时刻,抛弃我,是他权衡之后,做出最有利的选择。”
“所以我该原谅她?”
“不。”安阳王眼眸深邃,道:“公主,你自己就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且是唯一的存在。不用管别人看到的事情层面是怎样的,在你的世界里,其他东西都不重要,你只需要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你可以不原谅她,也不妨碍你继续爱她,想见她自去见一面。不想见,也不用勉强你自己。一切遵从你自己内心的声音,”
安阳王或许不清楚,但林璟肯定知道,祁宁的亲生母亲,当年的姚皇后就在隔壁开善寺内出家。
或许所有人都觉得出家是姚皇后为了宜安公主,对抗先帝的一种办法。可是谁又能明白,才只有两岁的小孩儿,被自己最熟悉的人抛弃是什么感觉?
姚皇后是祁宁来到这个陌生人间,最初陪伴的人,最熟悉的人,最爱的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