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第7集《佛法修学概要》

佛法修学概要 妙音0 加书签

天才一秒记住【大蓝书】地址:dalanshu.cc

丙二、辨心愿为立行之标准

诸位法师慈悲!陈会长慈悲!

诸位学员,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五页,我们讲到丙二,辨心愿为立行之标准。

大乘佛教传到中国以后,经过历代祖师的整理,总共把它归纳成八个宗派,所谓的唯识、天台、华严乃至于净土,总共是八宗,我们一般说大乘八宗。当然这八个宗派,都有它所依止的经典,所依止的理论跟它所修学的方法,套一句佛教的专有名词来说,就是各有传承。但事实上我们如果深入了解这八个宗派,虽然有各自独立的修学方法,但是它们也有相互的关系。是什么关系呢?古人说,“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是说在过程当中,我们看到了八个门,但事实上这八个宗派,却有共同的目标,就是圆成佛道。就像这个教室一样,你可以从东门进来,也可以从西门进来,过程不一样,但是进入到教室结果是一样的。这就是为什么所有宗派都必须要发菩提心,因为我们最终的目的,都是要圆成佛道的。

那么就着成佛的规划来说,它还是有两种差别的。如果从八宗来看,还可以分成两部分:一个是在净土成佛,一个是在秽土成佛。在秽土成佛的,我们叫作圣道门,就是除了净土宗以外的宗派。他们选择成佛的处所,是在娑婆世界,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忏悔业障,积集资粮。净土宗的规划,是我们到了净土,在那个地方修学圣道,然后再回入娑婆,成就佛道。这就是两种不同的规划,是任大家选择。

但是这两种修行的重点就不一样了。如果你走的是圣道门,要作流转的准备,你就必须有三个条件:第一个,你一定要保证来生得到人身。你如果到三恶道就完了。到了三恶道,整个修行就中断了。所以你一定要深信业果,断恶修善。在圣道门当中不能有重大的罪业。这第一个,深信业果。第二个,要广修资粮,忏悔业障。你来生必须要六根具足。第三个最重要,就是你要能够遇到善知识。在整个密宗当中,所有的修学最后皈依根本上师,你必须要生生世世有上师的摄受。所以圣道门重皈依,重事修而轻理观,偏重在业力的修学,而相对不重视思想的修学。因为它的成佛之道,是不着急,一生一生慢慢慢慢地往前走,这叫增上生。只要来生比今生好,就可以了。它追求的是生命的增上,所以对了生死这一块是不着急。

但净土宗就不一样了。净土宗是今生就要离开三界,所以净土宗的修学刚好跟圣道门是相反的,它重理观而轻事修。净土宗不要求你积集很多的善业,因为你来生根本不想再来了,你的果报已经结束了。净土宗认为今生是你最后一次投胎,必须背水一战,没有退路。那么怎样才能到净土去呢?完全拼感应道交。我必须要保证临终的念头跟弥陀的大悲心能够心心相应,感应道交,这是净土宗最重要的一个目标,他没有要来生再投胎的准备。所以你看净土宗的人,很少去做什么慈善事业,这个不是重点,净土宗要求的是临终的正念。

那么临终的正念,它必须要保证临终时,那个心提起来要能够顺从本愿,你的心跟弥陀的心是一条线的,要顺从。虽然我们跟佛陀的心不一样,但起码是相随顺的,我们是走在同一条道路上。虽然佛陀走在前面,我们走在后面,但起码是同一条高速公路。净土宗整个修行就做这件事情而已。因为你往生与否,在信愿之有无。你佛号念了多少,那是决定品位,是枝末。所以净土宗重心态而轻业力,因为业力可以带业往生。圣道门重业力而轻心念,因为它不着急,它准备要流转,临终时,没有那么高的标准,一定要顺从谁的本愿,没那么要求。

所以如果有志于来生到净土去,你就要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改造你的思想。

按照正常情况我们是不能往生的,我们之所以流转,就是我们内心有问题才流转的。所以你如果不作调整,什么都没有做,那今生的你就跟前生一样,不可能往生的。

我们再讲一次,如果你用过去的思想来念佛,你是不能往生的!因为你为什么流转?就是有问题你才流转的,这个不是别人给我们的。所以我们求生净土除了念佛以外,改造我们的思想就变成是重点了。你修习什么样的善业,这个在其次。

临终的正念,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相貌?什么叫作顺从本愿?我们看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他提出三个条件:第一个,他要求先安住空性,不随妄转。我们为什么要安住空性?因为你不知道临命终会遇到什么事情,也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样的干扰,你不知道临命终时,你的信心、愿力跟佛号三资粮会受到什么样的打击。所以你必须把心安住在《楞严经》说的不生灭心,一个很坚固不受干扰的地方。

《楞严经》告诉我们,怎么修不生灭心?就是说我们必须要先观察,生命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在禅宗的传承当中,我们看到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初祖达摩祖师传给二祖这一块,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达摩祖师从印度来到中国,那时他看众生都喜欢修事相的东西,没有人愿意修理观,所以他没有因缘,就到少林寺去进修,面壁九年。

这时有一个慧可禅师很有善根,他立雪断臂,站在雪中求法。在《高僧传》中说,慧可禅师站在雪中,雪下到了膝盖,他如如不动。达摩祖师被他感动了!就从寮房里面走出来,他说:“仁者你来这个地方,到底有何所求?”慧可禅师说:“我希望和尚大开甘露法门。”达摩祖师说:“佛法哪是那么轻易可以传授的呢?”慧可禅师就断臂,表示他的诚意。断臂以后达摩禅师被他感动,问他:“佛法法门很多啊,你现在希望修哪一种法门?”慧可禅师说:“弟子心不安,请和尚安心。”就是安住,我怎么安住。

我们生生世世在三界流转,曾经有很多次的生命,每一次的生命都打了很多的妄想,到现在我们的心已经很复杂。在这么多的复杂情绪和烦恼当中,怎么安住我们的内心?达摩祖师说:“你呢,先回光返照,将心来,我与汝安。”你把那个打妄想的心找出来。结果回光返照——“觅心了不可得”。达摩祖师说:“我已经把你的心安好了。”这“觅心了不可得”是整个禅宗的根本传承。整个《楞严经》讲了三卷半,就在讲这个观念:“达妄本空,知真本有。”

诸位要知道,你要做好心理准备,我们临命终时绝对不是一个风平浪静的时候。你现在提起佛号可能是风平浪静,没有人干扰你。你在自己的佛堂提起佛号,佛号是现前的,风平浪静。但是临命终绝对不是这样子,你今生的业,前生的业都会起现行,它要跟你算帐的。所以我们必须受到很多很多的考验。

那么这时“菩萨云何应住”?这个是很重要的观照力了。“觅心了不可得”,你要先告诉自己,你本来没有妄想。

我们面对妄想有两个方法:第一个从根本上观空;第二个从枝末作用上对治。

第一个是先观它的根本,所谓的“达妄本空”。你要了达妄想本来是空的,我们本来是没有妄想,是后来才有的。我们必须站在没有妄想的角度来面对妄想,因为这本来就没有。那是怎么有的呢?“因缘和合,虚妄有生。”那么在因缘和合之前是什么呢?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你最好把这个观念早一点建立起来,因为你临命终一定用得到。

你面对妄想不要马上对治它,因为它的势力太强大了,马上对治它,你绝对不是它的对手。它无量劫来打那么多妄想,你念佛的时间一天才两个小时,妄想打了二十二个小时,所以你必须要有智慧来帮助你。你先观这个妄想是没有根的,它本来是没有的。既然是虚妄的,有什么好怕的呢?你只要不随妄转,只要不跟它感应,对你一点伤害都没有,它只是一个虚妄的假相。

所以,我们前面花了很多时间,告诉大家怎么安住。因为一个房子要先有基础,才能够往上盖。如果你没有安住,没有找到妄想是毕竟空的,你后面的调伏力、引导力就很难修学了,这是根本思想。

我们前面讲到安住,现在我们谈到调伏跟引导。假设你真实的以空性为住,你就找到你的家了。接下来就是开始对治妄想的枝末作用。就是,我们怎么在内心当中建立一个引导跟调伏的力量,来对治妄想的虚妄作用。前面是在根本上观空,这个是在作用上的对治。

好,那么这一段论文,我们先念一遍,请合掌。

(一)成佛作祖,堕坑落堑,所争只一念间。故儒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所以一般受戒学律,听教看经,参宗坐禅,但夹带利名心,便是三途种子;但执着取相,便是人天魔外种子;但一味出离生死,便是二乘种子;但具真实自觉觉他心,便是菩萨种子;但从自觉圣趣,光明发辉,彻其源底,共回向净土,普与众生,同登极乐,便是无上菩提种子。故曰:“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灵峰宗论》----

好,假设我们每一个人,都已经找到我们根本的空性,那么站在空性的角度,我们开始来处理过去生留下的障碍,这时我们就有资格来修调伏力跟引导力。

先看第十六页第一段的脉络。

我们把这个文先消一下。说一个有情众生,不管你是长寿还是短命,总而言之你要过一辈子,活得快乐也好,过得痛苦也好,你到临终时有两种情况:第一个,成佛作祖;第二个,堕坑落堑。就是我们到临命终时,有可能你的生命是往上走,叫作增上,你来生比今生好,这是一种可能;第二种可能,你来生是堕落了。所以我们的生命有两种可能:第一个是往上,第二个往下。

关键在哪里呢?就在你临命终那一念的心念。整部《楞严经》十卷,都在讲这个观念,生命是我们的心念创造出来的。《楞严经》把我们临终的心分成两块:一个是情,一个是想。什么是情呢?简单地说就是情执。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接触到很多的人,遇到很多事情的刺激,产生一种感受。这个感受产生妄想一定有一个相,然后你的心就住在这个妄想,就变成情执了,就是一种情绪化的感情。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是你经过圣贤道理的学习,透过道理的观照产生的智慧,这叫作想。

诸位要知道,情是外境刺激你的,是透过六根感官的刺激,产生的一种情绪作用。那么“想”是你透过内心的道理,从里面自己如理思惟生起来。《楞严经》上说,临命终时如果你的情执比例高,你就往下堕落。因为“情”是水,“想”是气,它是一种浩然正气。在《楞严经》上说,做人的标准,你来生要做人,至少要有六分想,四分情,就是说你理智的观照,要超越你的情执。所以六想四情,这个是人的标准。你如果是纯情,那你这个人从来没有修,没有读过圣贤之道,整天放纵你的欲望,你临终是直接堕阿鼻地狱,这是纯情入阿鼻地狱。那么九情,有一分的想,入无间地狱。它是慢慢慢慢一直往上升的。

所以我们临命终时要往生,必须要把情执转成观想,转成智慧,这件事很重要!不是修业力,是思想的改造。你必须要引导你的情执慢慢地减少,你智慧的观照慢慢地增加,这个叫作临终的正念。所以改造思想在净土宗是很重要。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我在大夏窃神权》《星空职业者》《开局成为柔弱虫母》【零点小说网】《六零小片警爱吃瓜爱工作》《邪神竟是我自己》《大明:嘉靖修仙啦》《又逢君》【新平凡文学】《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佛法修学概要》转载请注明来源:大蓝书dalanshu.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佛法修学概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蓝书只为原作者妙音0的小说《佛法修学概要》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妙音0并收藏《佛法修学概要》最新章节。
五皇决定携挚友登基
五皇决定携挚友登基

【文案】五条君一不小心看到了未来。从认识挚友夏油,到被冒牌的夏油关进狱门疆,未来十几年的剧情都被剧透了个遍。五条君得出了一个结论——做正面人物是没有前途的,要做,就要做《咒术○战》的第一大暴君!……夏油君崩溃地跟在五条后面。“悟,你疯了?”“悟,我不理解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再怎么样我们也是高专的学生!”“住手,悟,你的大好前途都不要了吗?!”五条君笑得意味深长:“杰,我们的未来,哪有什么大好前途啊。

温水煮书 全本 6万字

高武纪元
高武纪元

从南洋深海中飞起的黑龙,掀起灭世海啸……火焰魔灵毁灭一座座钢筋水泥城市,于核爆中心安然离去……域外神明试图统治整片星海……这是人类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世界。也是掀起生命进化狂潮的高武纪元。即将高考的武道学生李源,心怀能观想星海的奇异神宫,在这个世界艰难前行。多年以后。“我现在的飞行速度是122682米/每秒,力量爆发是……”李源在距蓝星表层约180公里的大气层中极速飞行,冰冷眸子盯着昏暗虚空尽头那条

烽仙 连载 90万字

嫁给铁哥们
嫁给铁哥们

衣落成火 连载 307万字

神农道君
神农道君

【国风游戏】【全新设定】一觉醒来,你成为了玄幻游戏中的【司农】官。【王朝鼎盛】版本:你苦修《节气令》,从【风调雨顺】到【呼风唤雨】、从【五谷丰登】到【万物生长】、号令四季,默默发育。你小有成就,随军出征、掌《四农书》,冰封千里大河,为大军开道,《瘴气》杀敌,《雾影》阻万军,立不世战功,位居大司农,窃王朝命数,尽归吾身。【灵气复苏】版本:你养育【山精野怪】:双生并蒂莲使你水火不侵,七星剑竹一剑光寒十

神威校尉 连载 85万字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李念意外穿进一本名为《庶子风流》的科举文中,成了伯爵府里的嫡长孙裴少淮。原文中:男主裴少津是庶出,但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在科考一道上步步高升,摘得进士科状元,风光无两。反观嫡长孙裴少淮,风流成性,恣意挥霍,因嫉妒庶弟的才华做尽荒唐事,沦为日日买醉的败家子。面对无语的剧本,裴少淮:???弟弟他性格好,学识好,气运好,为人正直,为何要嫉妒他?裴少淮决定安安分分过日子,像弟弟一样苦读诗书,参加科考,共复

MM豆 全本 147万字

百法明门论
百法明门论

妙音0 言情 连载

唯识学概要
唯识学概要

妙音0 言情 连载

天台教观纲宗
天台教观纲宗

妙音0 言情 连载

八识规矩颂
八识规矩颂

妙音0 言情 连载

灵峰宗论
灵峰宗论

妙音0 言情 连载

四十二章经
四十二章经

妙音0 言情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蓝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1-31 21:2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