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第12集《佛法修学概要》

佛法修学概要 妙音0 加书签

天才一秒记住【大蓝书】地址:dalanshu.cc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十一面。

我们经历过无量劫的生死轮回以后,内心世界留下了很多好的一面,但是也留下了很多不好的一面,就是善恶夹杂,真妄交攻。我们今生有幸遇到佛法,开始立志要做一些改变,当然改变就必须从内心世界去改变,因为它是根本。

我们原来的内心都是向外攀缘的,我们其实不在乎自己是怎么回事。但是当你学佛以后,你的眼光开始转了一百八十度,就是所谓的回光返照,你开始面对自己了。面对自己的时候,你有两件事要做:第一个,处理善恶的问题,第二个,处理真妄的问题,内心世界就两块而已。

我们刚开始会布施持戒,做慈善事业,做一种断恶修善的工作,这时你不研究教理乱不了,你只要信心就够了,因为你没有做比较深层的改变,不可能触动你内心的无明,也就没有所谓的反弹的问题。但是这时你跟其他的外道差别没有很大,因为你要做的,基督教都会做。

如果你慢慢地深入更高层的经典,比方说《楞严经》、《法华经》,慢慢地深入内心世界,从一种断恶修善要提升到返妄归真时,这个问题就很复杂了,你会发觉不是那么简单,盘根错节,错综复杂,你看看《楞严经》你就知道了。我们离家太久,回家的路不是很顺利的,绝对不是很顺利的,我们回家的路充满了凶险。

这个时候只有乖乖地听先圣先贤的开示,就是“欲知回家路,须问过来人”,你别无选择!人家都把路规划好了,你照着这个高速公路的指标开就好了,你不用自作聪明。因为你没有失败的空间。你做生意失败了可以重新再来,修行失败了就糟糕了,你要付出多生多劫的代价,因为你得到这个魔种以后,比一个愚痴放逸众生还糟糕。

你看佛陀在世的时候,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那种大威德力,外道看到佛陀,照样不想学佛,因为他邪见已经太重了,佛陀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连佛陀都拿他没办法,你想想看,他的问题多严重。他不是生长在我们看到佛像,他可以看到真正的佛陀,你就知道他中毒多深,就是修行失败,一念差池嘛。

所以,当我们开始注意了生死这个问题时,从一种善念要转成正念时,诸位!你要知道,问题开始来了。你开始要打开很久很久没有打开的臭水沟了,真正面对自己了,因为你迟早要面对的。这时道法——佛陀所说的这些真理的引导,对我们就很重要了。

戊三、结劝

我们往下看。

“一历耳根,永为道种,大士所以舍全身求半偈也。”

佛陀,大慈悲的佛陀在临走之前,把他所觉悟的道法放在音声当中,放在文字当中,让我们接触这个佛法,产生一种道的种子。只要我们不断地酝酿,就会产生道的水果出来。

这就是为什么在《涅槃经》上说,“大士所以舍全身而求半偈。”这个大士是谁呢?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生。释迦牟尼佛在《涅槃经》讲到,他过去出生在一个没有佛法住世的地方。不是佛陀不想学教理,是没有教理可以学,这是个黑暗时代。已经搞不清楚东西南北,大家都盲修瞎练。

这位修道的仙人在山中打坐时,当然修行从一个好人变成道人,他开始要回光返照,去注意自己内心的活动,面对多生多劫留下的颠倒妄想,他一筹莫展。这个妄想难在哪里呢?因为它有菩提在里面,妄想你断也不对,随顺也不对。你把它完全断了,那就错损菩提了,因为它的宝物就在里面;你随顺它,就流转生死,所以妄想难就难在你是随顺不得,断灭不,难在这里。所以这位修道仙人不知道怎么办,也没有人引导。

但是,他很用功地打坐,感动了释提桓因。释提桓因说:喔,这位修道人这么精进,减少饮食,减少睡眠,要考验考验他。这个释提桓因,诸位知道,天人的寿命很长,所以古佛出世时,释提桓因也偶尔下来听听经。虽然他回去以后忘掉了,放逸了,但是他至少听过佛陀的经典。所以他就来到了这个山洞,变成一个罗刹鬼。这个罗刹鬼就讲出了半句偈,叫作“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我们一般人听了也没什么感觉,但是一个经常在研究内心世界到底怎么回事的人,他一听就知道,哎,这是一个道,他已经道出了我们内心世界的一个相貌。我们内心世界是无常变化的,因为我们老是跟着感觉走,感觉是变来变去的。但是他只说出了病相,没有说明解决的方法。就是这个生灭法怎么办呢?是要把它断掉,还是应该保留,还是要怎么引导它呢?这第一句话说出了人生的病相,但是没有开出药方。

但是这句话也够这位修道人震惊的了。他走出山洞,就跟罗刹鬼说:“刚刚那半句偈颂,是您老人家说的吗?”罗刹鬼说:“是我说的。”他说:“这半句偈是你想出来的呢,还是有人告诉你的呢?”罗刹鬼说:“我哪有这个智慧想这句偈颂呢?那是我以前亲近过古代的佛陀,听他讲出来的。”

这修道仙人非常欢喜!他说:“你可不可以把下面那句话也告诉我?”罗刹鬼说:“可以啊!但是我现在肚子很饿,你得让我吃饱饭才有力气讲。”修道仙人说:“那你吃什么呢?”罗刹鬼说:“我吃人肉。但是最近我接触的人都是福报很大的,我没有办法吃他们。”

这时修道仙人就想:我与其愚痴过一生,倒不如把我的色身供养给他好了,成就道法,追求永恒,以这个短暂的生命,换取永恒的功德。释迦牟尼佛的前生就跟罗剎鬼商量:“这样子,我把我的肉给你吃,你把半句偈告诉我。”罗刹鬼就说:“那我怎么知道你是不是骗我呢?”他说:“这样子,我跑到山上去,你在下面等着。你讲半句偈,我听到以后就往下坠,坠了以后这个尸体就归你吃。我在空中的时候听到你半句偈,这半句偈就归我。”

这个时候罗刹鬼就说了:“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修道仙人听了大欢喜!这个仙人快要坠地时,释提桓因被他感动了,马上变成一张宽大的床座,把仙人给承接起来。然后向仙人顶礼说:“你如此精进,有一天成就时,希望你来度我。”

那么后半段就很重要了!就是我们一开始修行时,要做一个好人,鼓励自己多做善事少做恶事。但是你看到自己内心世界就像猴子一样妄想纷飞,怎么办?你压它是压不过的。所以,在《楞严经》中,就是先安住,生灭灭已,你在生灭的心中,其实有一块不生灭的田地,你把它找出来。我们的内心世界不全部是生灭,也不是如此地不堪,我们的内心世界有一个光明的地带,只是没找到而已。你找到那个地方安住,就可以站在不生灭的角度,去调伏生灭的这一块。最后的结果就是寂静,一种安稳的寂灭为乐,那种快乐是真实的快乐。

这就是说,释迦牟尼佛他自己做出了榜样,为法舍身。佛陀在因地时求法,不是说两个眼睛一闭,双腿一盘就是修行了,他也是要遵守道法的引导。他就是为了这个道法,宁可舍掉生命来追求心中的道法。

“今佛法流布,赖迦叶阿难二祖彻底悲心,人皆视作等闲。”

我们今天生长在末法,佛灭度后两千五百多年,能够看到佛陀道法的传承,有两个人是值得我们感恩的。第一个,迦叶尊者。佛灭度以后的第一个结夏安居,迦叶尊者召集了五百阿罗汉,请大家暂时不要灭度。他说,我知道诸位的心情非常地悲伤,都急着要入灭了,因为佛陀的光明失掉了,这些小星星留在世界已经没有意义了。身为阿罗汉他没有彻底地发菩提心,所以也没有太大的悲心。要灭度之前迦叶尊者就打板集众,请阿罗汉暂时不要灭度,因为要结集经典,把佛陀的道法传给后世。

另外,阿难尊者也做了同样几件事情。在大乘的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这一块,他们也做了大乘的结集。所以这两位祖师,一位初祖的迦叶,一位二祖的阿难尊者,才使令我们可怜的末法众生看到了经典。所以我们不能当作这是一般的因缘,这是很特殊的因缘。

我们看总结:“殊不知恒沙世界,无量劫中,妙法名字不可得而闻也。”

我们要想想看,在无量的因缘当中有多少个世界。这个恒沙世界指的空间,有多少个时空当中,多少的众生糊里糊涂地一天过一天,根本没办法得到佛陀教法的引导。“妙法名字”,就是佛法的名相引导,没有得到佛法教法的引导,当然不能做出改变,只能活在妄想。所以,这意思就是说,其实我们能够遇到教法,是不简单的因缘。过去生也结了很多的善根,所以我们必须继续地努力。就是说,我们面对一个错综复杂的思想(妄想就是思想)。那么佛陀对思想,看经典上是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说:“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一个人会起贪瞋痴的烦恼是有原因的,他一定先打妄想。你想石头为什么不起烦恼?因为它不打妄想。所以妄想是可怕的,这是第一点。它是一切罪祸的根源。

但是你不着急消灭它,你再听听佛陀讲的第二句话。佛陀又说:“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佛陀也赞叹了思想,你之所以能够发菩提心,之所以能够调伏烦恼,之所以有临终的正念,因为你有思想,你还真断灭它不得。

所以,这个时候就很复杂了。你不能断它,也不能随顺它。那怎么做呢?后面佛陀会一步一步地告诉我们,是有方法的。这就是说,清净的道法的传承是很不简单的。你看释迦牟尼佛为了求半句偈尚且舍身,那么我们现在得到佛法,是不是应该珍惜呢?因为这是我们解脱的一个很重要的希望。

这是结劝,蕅益大师劝勉我们珍惜当下的因缘,就这个意思。

丁二、莲池大师的开示分三:戊一、总标;戊二、别示;戊三、结示

講表整理

前面一段是蕅益大师的开示,下一段是莲池大师的开示。蕅益大师是九祖,净土宗九祖,莲池大师在蕅益大师前面,是八祖。我们看莲池大师的开示。请合掌。

这一段,我们也是分成三大段。

戊一、总标

先看第一大段,这个总标,首先我们看第一个。

莲池大师说明,有些禅师的修学,有自负参禅者,禅师当然是“不立文字,见性则休”,他多分来说是以心□□,我们学教理的叫作以教□□。这个“印”有两个意思:在因地叫引导,在果地叫印证。

也就是说,你如果参禅,一定要跟到一个开悟的善知识,别无选择,没有开悟不行,因为他是以开悟的心来引导你。他的方法就很多很多了,他要启发你内心的觉悟,要把道法传给你,他不透过语言文字。

比方说德山棒,你去参访德山祖师问:什么是祖师西来意?他就拿棒子打你一下;临济喝,你问临济禅师说:什么是祖师西来意?佛陀到底说了些什么道理?他就骂你一顿。这个当然都是有用意,在古人说是截断妄有,因为你打妄想的时候,打你一下就截断你的妄想。从妄想当中停止的那一刹那,看你是不是能够悟到不生灭性,看你的功夫够不够。当然打你一下,你不能生气,生气你就完了,因为生气你就没办法回光返照了。

当然这个是摄受利根人,他悟性特别高。所以以心□□的传承不会长久,因为它一定要有祖师的住世,他每一个动作都有道理。你跟着祖师他保证让你开悟,但是要有两个条件:第一个你要有善根;第二个你跟祖师要有缘,没有缘也不行。既然是以心□□,师徒的因缘要甚深甚深。你看禅师里面,经常有大德来跟他参禅,讲一句话他不相应,他说我跟你不相应,你去找某一位祖师。他去找其他的祖师,一句话就开悟了。诸法因缘生,有缘,所以他的法他容易接受。

这个参禅的悟,是非常不容易,很容易错认消息,因为它不透过语言文字,讲得太简略,表达方式太过简单。这个传承当中的标准又很高,它必须是一个开悟的祖师住世。

你看我们这个教法的传承,就算没有开悟,但是我们如实地宣说,众生还是得到利益,只要按章法的说法就可以了,因为道都在文字里面,你自己去消化。

讲到这个八宗里面,最不重视教理的两宗:第一个禅宗;第二个净土宗。“有自负念佛者,辄云:止贵直下有人,何必经典?”就是说我心中有佛就好了,为什么要教典引导呢?

一个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一个就是好好念佛就好。这两种人假设都已经功夫上路了,有真实的心得,也正确地走在道路上,那么讲这句话我觉得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你还没有上路,妄想还是粗重,你有资格说“不立文字,见性则休”吗?你能说“止贵直下有人,何必经典”吗?最后就是不通教理,而袒护你心中的懈怠!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修行有常法跟特殊的个案,我们的确也看到很多特殊的个案,是没有研究教理的。比方说六祖大师是卖柴火的,他为一位大富长者送柴火,这位有大福报的大富长者在诵《金刚经》,正念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大师听到这几个字就开悟了,但是这是特殊的个案。你看净土宗最喜欢引用的个案就是《观经》下品下生。你看他五逆十恶,没研究教理,也不懂净土法门,临终时有人为他开示,他就往生了。

关键是,我们不是六祖大师,不能用特殊的个案来高估自己。永嘉大师证道以后,在《证道歌》里讲了一句很恳切的话:我也曾经累劫修。他说,你看到我今生的开悟是顿悟,但是你看到我前生的过程没有?你没有看到!你看到六祖大师的开悟,看他听一句话就开悟,你看到他的过程没有?你没有!就像蕅益大师说的,你看到五逆十恶的人造业,临终时念佛往生,你看到他的前生没有?你没有!我们看到的只是片段的信息,事出必有因,我们并没有看到他前生的修学。

就像蕅益大师说的,这种人临终能够在极度的地狱火现前时产生这么大的转变,是多生多劫的大乘善根,他今生只是一时糊涂而已。我们不见得有这种功力,在临终时产生这么大的扭转,在颠倒妄想当中就几句的开示,内心就产生这么大的转变,不容易喔!你看你发脾气时,人家讲几句话,你能够把那个瞋心的火转成金莲华吗?你不见得转得过来。

所以,我们应该假设自己是正常人,假设自己是业障凡夫,然后一步一步地走,这样最安全。你不要假设自己是六祖大师,就像祖师说的,他有师子奋迅三昧,善根强,他跳得过去,你不一定跳得过去。学佛通通是个案,不要抓住一个特殊的个案,对事相的东西不能当常法。道理是放诸四海的,善业招感安乐的果报,罪业招感痛苦的果报,这是放诸四海皆准的道理。但是某一种特殊的个案,不能当常法,因为你不知道他的前生,只看到他最后一个结果而已。他以前怎么样,你怎么知道呢?

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前面是什么状况,最好还是老实一点,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地把该学的学完,消化以后,再判断哪些是你今生要做的,哪些是未来的布局。你要全盘地学习,因为你生长在末法时代,没有一个善知识来看你过去的善根,所以我们必须全面地学习,学完以后你再过滤作取舍,选择一个自己要走的菩提道,就是这样子。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佛法修学概要》转载请注明来源:大蓝书dalanshu.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佛法修学概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蓝书只为原作者妙音0的小说《佛法修学概要》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妙音0并收藏《佛法修学概要》最新章节。
我的哑巴新娘
我的哑巴新娘

简介:褚休女扮男装多年从未有纰漏,直到家里给她说了门亲事。褚休茫然,“虽然我穿着男装但我真的是女人,娶了妻子以后跟她可怎么睡?”谁知嫂子误会她话里的意思,“谁说女人就不能睡了,你又不是......

胡33 连载 24万字

神农道君
神农道君

【国风游戏】【全新设定】一觉醒来,你成为了玄幻游戏中的【司农】官。【王朝鼎盛】版本:你苦修《节气令》,从【风调雨顺】到【呼风唤雨】、从【五谷丰登】到【万物生长】、号令四季,默默发育。你小有成就,随军出征、掌《四农书》,冰封千里大河,为大军开道,《瘴气》杀敌,《雾影》阻万军,立不世战功,位居大司农,窃王朝命数,尽归吾身。【灵气复苏】版本:你养育【山精野怪】:双生并蒂莲使你水火不侵,七星剑竹一剑光寒十

神威校尉 连载 85万字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省直公务员陈着意外重生自己高三的那一年。于是,一个木讷腼腆、和女生说话都会脸红、只知道学习的高中生;突然变得通晓人情世故,说话做事总是恰到好处,不仅改变了人生轨迹,也越来越吸引女孩子的关注。女生:陈着你有什么优点?陈着:人老实,话不多。发小:我觉得骗人是不对的,你现在一点都不老实。陈着:没骗!人老,实话不多。(首先声明,绝对不是作者真实经历)

柳岸花又明 连载 177万字

嫁给铁哥们
嫁给铁哥们

衣落成火 连载 307万字

五皇决定携挚友登基
五皇决定携挚友登基

【文案】五条君一不小心看到了未来。从认识挚友夏油,到被冒牌的夏油关进狱门疆,未来十几年的剧情都被剧透了个遍。五条君得出了一个结论——做正面人物是没有前途的,要做,就要做《咒术○战》的第一大暴君!……夏油君崩溃地跟在五条后面。“悟,你疯了?”“悟,我不理解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再怎么样我们也是高专的学生!”“住手,悟,你的大好前途都不要了吗?!”五条君笑得意味深长:“杰,我们的未来,哪有什么大好前途啊。

温水煮书 全本 6万字

八识规矩颂
八识规矩颂

妙音0 言情 连载

百法明门论
百法明门论

妙音0 言情 连载

唯识学概要
唯识学概要

妙音0 言情 连载

天台教观纲宗
天台教观纲宗

妙音0 言情 连载

四十二章经
四十二章经

妙音0 言情 连载

灵峰宗论
灵峰宗论

妙音0 言情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蓝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1-31 21:2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