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第11集《佛法修学概要》

佛法修学概要 妙音0 加书签

《佛法修学概要》转载请注明来源:大蓝书dalanshu.cc

诸位法师慈悲!陈会长慈悲!诸位学员,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十八面。

我们讲到正宗分的第二个大科,乙二,正见篇第二。

佛教的因缘观,所谓“诸法因缘生”。这个观念,如果是套用在修行上,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就是我们的修行的过程是很重要的。比方说我们佛弟子去造了一个善业,外道也同时跟我们造了同样一个善业,但这两个结果是不一样的。一个慈善家或者是外道、其它的宗教,他造了一个善业,这个善业的力量会引导他到天上享受安乐的果报,但这个果报享受完以后,就完全消失掉了。这个善业对他来说,只是生命当中增加了一个美好的梦境,如此而已。

但是佛弟子造了一个善业,这个善业也会把这个佛弟子带到天上去享受快乐,但是这个力量没有消失掉,他来到人间时,会继续亲近三宝,这个善业的力量会引导他继续地修学佛法,继续地趋向于无上菩提,因为这两个人坐在一个不同的车乘。我们可以这样讲,你如果没有学佛,你很难造作一个业力把你带到三界以外,你不可能乘到一个超越三界以外的车乘,不可能,你不管做什么业都不可能了生死,不可能。

为什么会有这样差别呢?因为过程很重要。佛弟子在造善业的时候,前面有一个理观智慧的引导,他有观照的智慧,就像这个车子它有马车,它有马在引导这个车子,那么理观的智慧引导就造成我们在种下这个业因种子的时候,这个刚开始种下的业因就不一样了,自然长出不同的水果。

理观的智慧,在整个我们《佛法概要》来说主要有三种的功德力,就是引导力、安住力、调伏力三种功德力,这三个功德力都跟智慧有关系。那么我们前面第一堂课讲到了发菩提心,就是说你在修学善业之前,你必须把善业的前面安上一个很重要的马车,就是我们未来的愿景,一种往生净土的愿景,一个成佛的愿景,你才能够让这个善业未来对我们会产生一种往生净土、圆成佛道的一个引导。

关于发菩提心的引导,省庵大师讲到两点非常重要,上一堂课已经讲过,我们再复习一下。第一个他讲到“心真则事实”,第二个他讲“愿广则行深”。我们一般人很难发起一种真实的心,很难,我们一般在修学善法都是虚妄的,虚妄的心,虽然是善念,但是虚妄。

什么叫虚妄呢?什么是真实呢?《楞严经》的定义就是说,你这个心发出来,只要你要靠因缘的力量来支持你,你要靠外境的环境来支持你,你的心全部是虚妄的,不真实的。

比方说我要有钱我才可以布施,这种心虚妄,你是带条件的;我要有时间我才可以来听经,虚妄;我要没有人干扰我,我才可以提起佛号来念佛,这个念佛的心虚妄的。

为什么你假借外境产生的造业力是虚妄呢?因为《楞严经》说你的心刚开始成立的过程是你跟外境借来的,你要假借很多的因缘,你这个心才能够发动出来,那你这个心是不得做主,就是说你这个心要假借外境的因缘来支持你,就好像说你今天有一千块,但是你这一千块呢,你跟某甲借三百块,你跟某乙借三百块,跟某丙借四百块,结果你一块钱都没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造了那么多的善业,我们现在还在流转,因为我们没有发过一个真实的心,我们过去生所有的修学都是带条件,所以外境把你要回去的时候,你借来的东西,你总得还吧。

诸位,我们要注意你带条件,这个条件这个因缘就是外境,这个外境是由业力变现的,你只要跟外境借来的所产生的力量,你就受业力的系缚,因为这个外境是由业力主导的。所以很多人念佛,平常念得很好,到临命终生死关头现前时,他这个佛号冲不上去,因为他因地在念佛时,他的佛号、他念佛的心就带有条件。外在的环境不是你说了算,你带了太多的条件,临终时条件不会具足的。这就是为什么你临终时佛号提不起来,因为你平常念佛时带太多条件了,你跟人家借太多东西了,人家临终不见得会借你,关键在这里。

所以“心真则事实”,我们今天发了菩提心,不管外境怎么样,我一定要往生净土!我一定要圆成佛道!它是超越一切的因缘。这种心力才会在临终时帮助你超越生死。

我希望我们今天是培养一个不带条件的内心。因为你不知道自己临命终会发生什么事。你不能假设身体健康时才念佛。你临终时身体不可能健康,你在加护病房插满了管子,一定有很多痛苦的感受刺激你。所以临命终时,如果有志于培养临终的正念,你一定要知道,念佛的心就不能带条件。

不能带条件怎么办呢?大智慧的佛陀说:要有一个愿望来引导你,不能由外境来引导你。佛在世的时候,目犍连尊者有一天到了忉利天,看到一个天人很庄严,他就非常地赞叹这个天人。他说:“仁者!你过去是修什么善业,得此光明庄严的果报呢?”这个天人就很谦卑地跟尊者顶礼,他说:“以前我是一个大富长者的婢女,作仆人的。我一生当中就做了一件善事而已,就是不发脾气。因为我的主人脾气很不好,我稍微做不好,他就打我骂我。我就发了一个愿:我绝对不发脾气。以此善业生到忉利天去了。”目犍连尊者没多久又遇到一个天人也是很庄严。他问:“仁者!你是修何果报,而得此天上的庄严?”那天人说:“我过去生是做生意的,我曾经发了一个愿:绝对不说妄语,不讲话则已,一讲话就讲真实语,而且这个是任何情况绝不例外。我就做了这件善事而生天了。”

这个时候目犍连尊者就起疑惑了——佛陀说要广修十善业才能生天,这两个人一生就做了一件事情而生天,就去问伟大的佛陀。佛陀说:他们两个人虽然只做了一件事情,但是他们心中发了一个很真诚的愿力——“心真则事实”。

我们强调很多观念,满山的石头,抵不上一颗钻石的。为什么呢?因为你的本质是石头,你是虚妄的。诸位!你要知道,你念一千万声虚妄的佛号,不能够把它转换成一句真实的佛号。为什么呢?因为它的本质是虚妄,不会因为你数量增加而改变的,不会!

那么我们平常的念佛,都是活在妄想,都是受到外境的干扰,我们一定要很多因缘的具足才念佛,所以这个念佛没有力量。

所以,伟大的佛陀出世告诉我们:不要管你今生所遭遇的环境,那个都是生灭的因缘,你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天塌不下来的。你设定一个目标,用这个目标来引导你,不要管你的环境怎么变化。所以发菩提心的意思,就是超越时空,你才能在很多因缘的刺激之下,走出一条属于你自己的道路,不管这条道路通向净土还是通向佛道。所以你发了菩提心,才有可能创造一颗真实的内心,一个不带条件的内心。否则你一辈子都不可能发出真实的心,你造的业力量都非常薄弱。这个是我们发菩提心的第一个条件,“心真则事实”。这个约着自利。

第二个,“愿广则行深”。这个地方我一再地警告所有净土宗的修学者:你念佛时除了往生的愿力以外,你最好把众生的相状放进去。有些人成就功德以后,很多众生来跟他分享。你看,“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你看看《华严经》,佛陀赞叹佛陀的功德,它是能够他受用的,佛陀的功德能够入一切法界众生的内心世界。阿罗汉做不到,阿罗汉的涅槃,没办法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在因地的时候,阿罗汉二乘圣者修空观时,他所有的步骤都具足,什么都不缺少,为什么果地的时候他只能够自受用,不能他受用呢?因为他没有把众生放进去。最后结果出现时,后悔来不及了。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村庄,这个村庄的居民非常刚强难调伏,很多比丘去讲经说法,都被他们赶出来。大智慧的佛陀就叫目犍连尊者去。目犍连尊者一去,都没有显神通,他到了村庄时,所有人都出来欢迎他,看到他起大欢喜。目犍连尊者就为他们说法,他们就受三皈五戒了。

佛弟子就很奇怪!目犍连尊者去的时候,什么都没做,怎么众生就起大欢喜呢?佛陀说,目犍连尊者过去生曾经是个农夫,他当农夫到山上砍柴时,惊动了一个蜂窝,那些蜜蜂非常生气就飞出来。目犍连尊者那时起一个善念,他说,你们不要伤害我,我来生有成就一定报答你们。众生也可以跟我们感应的,它们果然没有伤害目犍连尊者。也就是目犍连尊者发了一个善愿,跟这些蜜蜂结了一个善缘。结果这一窝蜜蜂经过多生多劫的转世,就变成这个村庄的农民,结果看到目犍连尊者就非常欢喜,这是过去因地种下的善缘。

所以,我们今天要注意,当我们建立一个很坚定的佛号力量时,你有两个选择:第一个,你就发愿——愿生西方净土中,完全扣着你的身心世界来念佛。你到净土时会发觉你跟众生很难互动,到后半段你就很难走了,因为菩提道刚开始了生死时,是自己的事情,到了后半段时,你完全要利用众生来历事炼心。

你看《华严经》上说,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你要有众生的树根,才有菩萨的华果。你看菩萨后段的六波罗蜜,完全在众生身上修学所有的功德庄严。我们刚开始追求叫“自性清净”,但是你难道不需要为以后先做布局吗?所以你要注意,每一句佛号的过程是很重要。当你把这个佛号栽培到内心的阿赖耶识时,请注意你的过程:第一个,它是不是真实;第二个,它是不是广大,你是不是把众生的因素放进去。

这就是为什么忏公师父把发愿文,“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这个都是自利。后面一句以前的古人说是“不退菩萨为伴侣”,忏公师父把它改成“回入娑婆度有情”,高明啊!你发了不同的愿,未来会有不同的结果,“回入娑婆度有情”,就是你在因地时,就把众生的因素放进去。恭喜你!到了净土时,你后段的菩提道会走得非常顺利,因为有很多众生跟你结缘,你在修波罗蜜时进步就很快。

诸位要知道,在了生死的这块,众生对我们是障碍的,这是事实,你的冤亲债主会障碍你。但是后半段刚好相反,后半段,众生对我们是加分的,帮助的。但是你不能等到未来,结果发现错了再来改,千万不要这样做。你看《法华经》,做什么事情你最好一次到位,不要一开始就做错了,到后来再改来改去。阿罗汉就是这样子,一开始也不好好地跟佛陀学发菩提心,到最后痛哭流涕,然后在改的过程当中,留下很多习气,弄得自己很痛苦。

所以,第二个选择,我希望我们今天学佛,你最好是一次到位。你刚开始就走对,不要后来改来改去,很麻烦。为什么呢?因为你迟早要成佛。不管你愿不愿意,这条路迟早要走,没有一个人可以在二乘永久地停留下去。

发菩提心就是说,既然迟早要做,迟早要面对,你刚开始就把它做好,把它做对,这条路就把它铺直,不要走得弯弯曲曲的再绕回来,叫“直趋大乘”,我们叫作一佛乘。佛教的因缘果报最重要就是因地,你因地种对了,后面的路就顺畅。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开始时要告诉大家,你要有一个圆满的规划。虽然我们做不到,但是你不能等做到之后再规划,这个就是前面讲的引导力。

你的每一句佛号都必须有两个引导:第一个,往生净土的引导;第二个,圆成佛道的引导。这样每一句佛号对你都是最好的效果、最大的用处,同样一句佛号,你栽下的因地是圆满的。这就是我们前面一堂课讲的,你学佛的时候,先把自己的因地,未来的路线铺好。

当我们有目标以后怎么办呢?怎么才能慢慢地趋向目标呢?这是讲第二件事情了,就是当我们有一个引导力时,要怎么做一个调伏跟安住,慢慢地破除内外的障碍,趋向我们的目标。

这个地方有三科。先看第一科,总标研习教理的重要。先讲一讲,为什么设定目标以后,不马上修行,要先研究教理呢?先把这个教理的重要性说出来;第二个,别示教理的差别内容。大乘的教理有哪些要注意的,佛陀讲那么多经典,到底有哪些重要的观念,我们要把它先挑出来说明;第三个,会通诸说明实相正印。

在大乘里面有这么多的教理,有没有一个教理是能够一以贯之的?吾道一以贯之,能够找到一个根本的核心思想,把佛陀的三藏十二部经典贯穿起来,有没有这个道理?我们到第三个时候来谈一谈,就是我们学了这么多教理,到底有没有一个核心思想能够贯穿起来。

丙一、总标研习教理的重要分二:丁一、蕅益大师的开示;丁二、莲池大师的开示;丁三、八正道

我们先看第一个,为什么要研究教理,总标研习教理的重要。

丁一、蕅益大师的开示分三:戊一、总标;戊二、导正错误的知见;戊三、结劝

我们先把蕅益大师的这段开示念一遍,请合掌。

戊一、总标

这段的论文有三大段,先看第一段的总标。

“讨究佛法,第一要务。诸佛所师,所谓法也,况弟子乎?”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妙音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蓝书dalan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佛法修学概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蓝书只为原作者妙音0的小说《佛法修学概要》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妙音0并收藏《佛法修学概要》最新章节。
维持女配的尊严
维持女配的尊严

温双沐重生后得知自己所在的世界是一本校园甜宠文,书中随便拉出的一个男性角色,都是当下最火晋江风,以至女主身边每天都在上演终极修罗场。譬如清冷校草学神男主苏起言,考前从不复习的他有天突然整理笔记,只为站到女主面前,将笔记递上。譬如骄恣嚣张男二周彧,做事我行我素,却在一日摘下黑色耳钉,换上规整白衬衫,向女主献上一束白色小雏菊。譬如温柔克制男三沈之庭。女主的中考状元成绩,他带的,女主的助学金和生活费,他

淅和 全本 95万字

没有很爱老公但爱当娇妻
没有很爱老公但爱当娇妻

受是漂亮娇气的小omega,嫁入豪门后每天都在围着老公转,老公长老公短,哪怕他的老公XX一开始就对他冷若冰霜,婚后也没个笑脸,受依然甘之如饴,笑着给攻做羹汤。人人都知道受爱惨了攻,攻也心知肚明。所以在......

甜画舫 连载 13万字

高武纪元
高武纪元

从南洋深海中飞起的黑龙,掀起灭世海啸……火焰魔灵毁灭一座座钢筋水泥城市,于核爆中心安然离去……域外神明试图统治整片星海……这是人类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世界。也是掀起生命进化狂潮的高武纪元。即将高考的武道学生李源,心怀能观想星海的奇异神宫,在这个世界艰难前行。多年以后。“我现在的飞行速度是122682米/每秒,力量爆发是……”李源在距蓝星表层约180公里的大气层中极速飞行,冰冷眸子盯着昏暗虚空尽头那条

烽仙 连载 90万字

猎户家的乖软小夫郎
猎户家的乖软小夫郎

【全文订阅只需一杯蜜雪冰城钱,请支持正版!看完的宝宝可以帮我评个分吗!】顾柳是顾家村人见人夸的哥儿,家中活计一把好手性子也乖巧,然而他那黑心后娘为了点银钱,竟要将他嫁给邻村的泼皮癞子做妾。百般反抗无果,顾柳万念俱灰,寻了一条白布入山欲要轻生,却被一个猎户救下。那猎户生的高大魁梧,那一身狰狞的伤痕更是看的顾柳直发怵,谁料那猎户在听了他的事以后竟愿意出钱娶他!顾柳抹了泪,红着脸看向那高大的猎户:他这么

折酒三钱 全本 3万字

当万人嫌开始忘记以后
当万人嫌开始忘记以后

【全文完】【推推基友超可爱的萌宠预收:《和前男友分手的代价是变成猫咪》by与鹤眠,一句话对我x冷淡的男友分手后竟沉迷猫耳play?】【我的预收《事已至此,先吃饭吧!》一句话留学留得每天两眼一睁就开始写遗书,一月能写六十封T∧T文案在最下面↓求收藏★】———★—————本文文案—————★—在家,陆虞上有一位能力出众的兄长,有一位品学兼优的长姐,下有一位活泼讨喜的弟弟,毫无疑问,才貌不出众又沉默寡言

山枕月 全本 9万字

百法明门论
百法明门论

妙音0 言情 连载

唯识学概要
唯识学概要

妙音0 言情 连载

四十二章经
四十二章经

妙音0 言情 连载

八识规矩颂
八识规矩颂

妙音0 言情 连载

天台教观纲宗
天台教观纲宗

妙音0 言情 连载

灵峰宗论
灵峰宗论

妙音0 言情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蓝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1-31 21:2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