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一章【又修】
《珍馐娘子创业记(美食)》转载请注明来源:大蓝书dalanshu.cc
景和五年,雨后天晴,京城永和坊的一处陋巷之中,整齐地坐落着几座宅子,霁光浮瓦,甚是静好。
其中,以孙宅的门面最为整洁干净。
两扇木门虽因年久而显出斑驳之色,但本应生锈的铁环,却被擦的锃亮光洁。雀替和垂花柱被雨水冲刷后,露出原本乌黑的颜色,雨水顺着垂花柱,滴滴答答地,落在不甚平整的踏步石上。
因平日洒扫的及时,积水的踏步石上,不见泥沙,导致一位身着粗布半臂衫的老翁,未曾留意,一脚踏在了水泡之中。
“哎哟!”那老翁瞧着被水泡打湿的鞋袜,低呼一声。
与大门之外的静谧不同,孙宅中,正喧闹得紧。
一老一少祖孙两人,正在对着一只母鸡围追堵截。
两人已与母鸡“斗智斗勇”了半晌,那母鸡仍旧斗志昂扬。然而,老妇却已气息渐促,她叉腰站在一旁喘着粗气,对自己的孙儿道:“小五儿,你去抓住它……”
小五儿是个看起来大概七八岁的小男孩,长得有点瘦弱,但五官深邃,面容俊美,似是有胡人血统。
他十分听话地拿着箩筐继续去抓那只母鸡。
“孙阿婆?”门外的老翁一边拍着门,一边高声唤着老妇。
老妇听见,急忙上前开了院门。
“赵阿翁来啦?快进来坐坐!”孙阿婆见是邻居赵阿翁,便热络地邀他进门。
赵阿翁抬了抬那只被打湿的鞋子,摆手道:“不啦!我就是顺道来提醒阿婆,明日坊内请了宝清观的道长布道,你家别忘了去送饭食。”
孙阿婆听见“布道”二字,眼中闪过一丝难色,随即笑道:“多谢赵阿翁提醒,我今晚就准备准备!”
赵阿翁点了点头,一跛一跛地走了,忙着回家去换下湿漉漉的鞋袜。
“阿婆,我捉到啦!”小五儿蹲在地上,使劲儿地按住箩筐,筐内,那只好斗的母鸡,正在拼命挣扎。
东厢房内,正自沉沉睡着的一位年轻女郎,被这声音吵醒,坐起身来,气息有些虚弱地唤道:“小五儿?”
孙阿婆听见她的声音,急忙进了房内,对她笑道:“杜娘子,吵醒你啦?”
那女郎微微一笑,摇头道:“现下已是好多了,儿帮阿婆一同做饭吧。”
说着,她便要挣扎着下床。
“使不得使不得!”孙阿婆忙上前阻拦,刀刻的皱纹皱成一团,笑道,“我熬了鸡汤,马上就好!杜娘子在这等着便可。”
这女郎,正是杜时笙,这是她穿越之后的第五日。
那日,杜时笙从那个奇怪的梦中再次醒来之时,看见灰白的木梁和石墙,还以为自己去了地府,毕竟死亡这件事情,离她并不遥远。
当她正琢磨着,地府都住的这么旧么?难道阎王这么清廉?
却见床边一老一小两人关切地盯着自己,二人皆是粗布衣裳,束发为髻。这二人,便是孙宅的主人——孙阿婆和小五儿。
与此同时,杜时笙努力寻找着脑海中是否有原主记忆,结果一思考,头就仿佛要炸裂般痛。尤其是后脑,鸡蛋大的一个包,稍一碰触,便疼得她龇牙咧嘴,只得放弃搜寻记忆。
所以,不仅穿了,她还是没有原主记忆的穿越!
经过与孙阿婆和小五儿几日里断断续续的交谈,杜时笙终于搞清楚,她穿越了到了某一个平行时空,与唐朝同期,叫稷国,今上刚即位五年,目前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原主也叫杜时笙,初入京城寻人,人未寻到,钱袋被偷,身无分文,无法住店。
十日前,她见孙阿婆家有空的屋子,便想要借住于此,还许诺日后定会还上租金。
孙阿婆见她年轻貌美又孤身一人,怕她流落街头遭遇不测,便热心地收留了她。
谁知,她还未交上借住的租金,便病倒了,孙阿婆不得不自掏腰包,帮她找了郎中看病。
她的家当,仅有一只檀木小匣,放在床下。因着身体虚弱,她还未仔细查看过。
不一会儿,孙阿婆的鸡汤便做好了。她笑眯眯地将一碗热气腾腾的鸡汤和一张撒着芝麻的胡饼端了过来,对杜时笙道:“尝尝阿婆做的鸡汤,李郎中说了,鸡汤最补身子了。”
杜时笙闻了闻鸡汤,味道很香,卖相也非常不错,一层厚厚的鲜黄晶莹的油脂,确实是用料十足的老母鸡慢慢炖出来的。
“小五儿呢?”杜时笙问道,“阿婆和小五儿也一起吃饭吧。”
“不啦,杜娘子喝了就好。这鸡汤,还需留些,明日……明日再用……”孙阿婆摆手道,眼神有点闪烁。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蚂蚁九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蓝书dalan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珍馐娘子创业记(美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蓝书只为原作者小蚂蚁九九的小说《珍馐娘子创业记(美食)》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蚂蚁九九并收藏《珍馐娘子创业记(美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