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第十九卷《大乘百法明门论》

百法明门论 妙音0 加书签

大蓝书【dalanshu.cc】第一时间更新《百法明门论》最新章节。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十一面︰「己四、心不相应行法」

『第四、心不相应行法,略有二十四种。相应者和顺之义。今得及命根等二十四种,非能缘故,不与心及心所相应。非质碍故,不与色法相应。有生灭故,不与无为法相应。故《唯识论》云,非如色心及诸心所,体相可得。非异色心及诸心所,作用可得。由此故知,定非实有,但依色心及诸心所分位假立。今直云「心不相应行」者,虽依三法假立,而色是心及心所之所现影,心所又即与心相应,故但言心,明其总不离心也。』

我们研究这部论的宗旨,是要阐明:「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三世诸佛所觉悟的道理─「如」,我们当随顺这个真理。什么真理呢?「一切法无我」。这当中,开出了两个内容:第一个「何等一切法」,第二个「云何为无我」。本论依着这个宗旨,而开出这两个主题。

所谓「何等一切法」,就是广泛的说明一切法的差别相。天亲菩萨把它归纳成五个部分──五位百法:第一个是「心法」,第二个是「心所有法」,第三个是「色法」,这一科是五位里面的第四位「心不相应行法」,第五个是「无为法」。

『第四心不相应行法略有二十四种。』第一段标出法的名称以及种类。它的名称是什么呢?叫做「心不相应行法」,简略来说有二十四种类。我们看蕅祖的解释,解释分成三段,第一段解释名称:

『相应者和顺之义』,先解释什么叫「相应」。佛法讲相应──我跟你相应、跟净土法门相应,或者跟禅宗相应。什么叫相应呢?「和顺」。换句话说,所谓「相应」必需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个是「和」─和合,两个法要和合在一起不能分开;其次要「随顺」,不但是在一起,而且彼此还要相随顺,你随顺我、我也随顺你,你不障碍我、我也不障碍你,这个叫随顺。满足这两个条件,我们才说「相应」。

以下解释为什么要安立「心不相应行法」呢?解释名称的道理──『今得及命根等二十四种,非能缘故,不与心及心所相应。非质碍故,不与色法相应。有生灭故,不与无为法相应。』那么在二十四种法当中,蕅祖先提出了两个,第一个是「得」,第二个是「命根」,这个「等」是指其他二十二个法。这二十四个法,为什么安立做心不相应行法呢?这当中有三个理由:

第一、『非能缘故,不与心及心所相应』:以下这二十四个法,因为没有缘虑的功能─没有明了性;有明了性才能够造业。「万法唯识」,我们讲造业一定要有心识,譬如说苹果成熟以后,从树上掉下来,打到人了,这个不构成业力,既不是善业、也不是恶业、也不是无记业,不属于「业」,业的本身一定要有心识的推动。以下二十四种法,它没有造业的功能─没有明了性,所以不跟「心」、「心所」相应。

第二、『非质碍故,不与色法相应』:是说以下这二十四种法,它没有质量,不占有一定的空间;因为没有质碍的性质,所以不跟「色法」相应。

第三、『有生灭故,不与无为法相应』:所谓「心不相应行」,佛法讲「行」,多数是指生灭的有为法,其实心法与色法都是属于「行」,所以「行」泛指一切有为法。这当中又分成两类:第一个叫「相应行」,包括色法、心法,叫相应;一个是跟「能缘」相应,一个是跟「质碍」相应,都叫做「相应行」。而这个「不相应行」它不跟色法相应,也不跟心法相应,但是它有生灭的相状,有时增加、有时减少,有时出现、有时消失,会生灭变异,也是属于「有为法」,所以不跟无为法相应。

总之,此二十四种法跟其他的、所有的法都不相应,所以安立作「心不相应行法」。蕅益大师大略把安立名称的因缘先解释一下。第二段「引证」,引《成唯识论》做证明:

『故《唯识论》云,非如色心及诸心所,体相可得。非异色心及诸心所,作用可得。由此故知,定非实有,但依色心及诸心所分位假立。』

在《成唯识论》当中讲到:『非如色心及诸心所,体相可得。』是说不相应行法,它不像色法、心法、心所有法,有一定的体相,因为色、心二法,是由阿赖耶识种子所变现的,各有它的作用,「心法」有明了、造业的作用;「色法」有质碍的作用,不相应行法都没有这样的作用。『非异色心及诸心所,作用可得。』但是它也不是异─不是离开了色法、心法跟心所有法,另外有一个作用。换句话说,它的存在,事实上也是依止色、心二法而安立的。

第三段总结︰

『由此故知,定非实有,但依色心及诸心所分位假立。』

这一段是总结︰心不相应行法它不是一种业感,不像心法跟色法由业力创造的──善业强,出现好的色法、明了性也强;恶业强,色法较粗、明了性也闇淡。心不相应行,不是业种子所变现,它是怎么安立的呢?『但依色心及诸心所分位假立』。意思是说︰我们人是五蕴和合而成的生命体,有「色法」和「受想行识」的「心法」;当然这个果报体它会造业,有创造因地的功能,也就有果报的相状,若因、若果都有很多差别相貌。

这种差别的相貌,使令每个人出现的色心二法都不一样;佛法为了解释这种差别相貌,就安立了一些专有名词,而「心不相应行法」也就是专有名词。是为了要解释色心不同状态,所以必须安立这些专有名词,大家才可以达成共识与沟通。比如我说「灭尽定」,哦,你就知道灭尽定的色法是什么状态、心法是什么状态,这就是「但依色心及诸心所分位假立」,是依止色法、心法跟心所法的差别情况而安立的,离开了色、心跟心所有法,当然也就没有作用可得,事实上就是解释它们的差别作用。

最后结释:

『今直云心不相应行者,虽依三法假立,而色是心及心所之所现影,心所又即与心相应,故但言心,明其总不离心也。』

前面说过,以下这二十四种法,不跟心法相应,也不跟心所法、色法相应,三个都不相应;那为什么只安立「心」不相应呢?以下解释︰『虽依三法假立』,虽然心不相应行法是依三法的差别情况所安立的,但是『色是心及心所之所现影』,色法是心、心所法,所现的影像,实际上色法并没有自性,它自己也不能自主;比如说你想现出天人的色法,色法不能做主,必须要具备天人内心的德行,才能够现出天人的色法,所以「色法」是由我们的心王跟心所有法─善恶业力表现出来的现象,是含摄在心、心所法中。

再看「心所」─『又即与心相应』;而「心所」又不能独立生起活动,必须与心王相应而起,它隶属于心王,所以『故但言心,明其总不离心也。』虽然它藉「心、心所、色」这三个法来假立,但是八识心王,一切最胜故,它的功能最殊胜、最强大、最有主宰性,所以就以心王做代表,简单明了的安立作「心不相应行法」。就不用复杂说是「心、心所、色法不相应行法」,因为色法跟心所法,都含摄在心王当中,只要我们心一活动,就会带动心所法、色法的变化。这是解释安立为「心不相应行法」的过程。

以上大致解释了名词的安立,下一段看它的总类差别。

[一、得。二、命根。三、众同分。四、异生性。五、无想定。六、灭尽定。七、无想报。八、名身。九、句身。十、文身。十一、生。十二、住。十三、老。十四、无常。十五、流转。十六、定异。十七、相应。十八、势速。十九、次第。二十、时。二十一、方。二十二、数。二十三、和合性。二十四、不和合性。]

在百法当中,天亲菩萨用比较特别的专有名词,一共有二十四个,来解释有情众生色心的状态。先看第一个「得」,什么叫「得」呢?

[一、得者,依一切法造作成就假立。]

所谓「得」,就是依止一切法的造作;当然一切法的造作,主要是以心王为主─八识心王。八识心王起善心,即成就善业;八识心王起恶心,那当然是成就恶业。但不管是善业的造作,或是恶业的造作,因缘成熟,自然就会成就可乐、或是不可乐的果报。而这个果报一出现的那一刹那,即安立做「得」。

比方像佛经上说︰「富贵从布施中来」,你现在行布施,钱财依你的施心,透过身、口、意的种种造作,把它表现出来;但这时候富贵的果报还没有出现,所以不能讲「得」。等到下一期生命,你得到富贵了,那时候才叫「得」。又好比说︰「尊贵从持戒中来」,虽然你现在持戒,但是你的色身还是人的果报体,还不是很尊贵,等下辈子得到天人的果报,就叫「得」;「庄严从忍辱中来」,你今生修忍辱波罗蜜,你现在还是很丑陋,等下辈子得到庄严的果报,也叫「得」。总之,就是依你的--善业、恶业之造作,当这些可乐、不可乐果报出现时,即安立作「得」。

关于这个「得」,在《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解释凡夫成就果报,有各式各样的差别,我们简单分成两种来说明:

第一个是「顺利」跟「不顺利」的差别。

有些人一出生,啥事都没做,生长在大富长者的家里,又是独生子,什么事都没做,就继承所有的家产,得来既轻松、又愉快。有些人想得到可乐果报,就不是很顺利,白天工作八个小时、晚上还要加班,必须劳心又劳力,才能获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两个人同样得到可乐果报,都有钱了,但是他那么轻松、你却这么辛苦啊?其实这跟「因地」有关。

也就是︰因地修福时,有些人心甘情愿,起欢喜心。修习福报,一定会牺牲自己的精神、体力、睡眠,还要牺牲很多的权利;假设我们修福的时候,内心从头到尾都起欢喜心──这是「百千万劫难遭遇」,既得到人的果报、又有机会为三宝做事,这件事情实在太殊胜了!别人不要做,我来做!你起欢喜心去做,以后得果报,就很自然。反之,有些人去造善业,他是心不甘、情也不愿,反正这件事情不做也不行,只好去做;以后得果报会有障碍。就是因地心态不同,所以得果报有顺利、不顺利的差别。

第二个是「坚固」跟「不坚固」的差别。

有些人有钱,是小时候很有钱、长大的时候很有钱、死掉的时候还是很有钱,他这一生的财富──水不能淹,这八七水灾,别人的财产都破坏了,他的财产不被破坏;火不能烧;地震不能破坏,九二一大地震,旁边的房子都倒了,他的房子不能倒;盗贼不能抢,果报特别坚固,别人倒会,倒不到他的钱。有些人有钱是有钱,却是很脆弱,水灾一来,全完了,被水冲走了;今晚睡觉前,他的产业是十层楼高的屋主,晚上一地震,整个十层楼全毁了,他这个果报怎么样?很脆弱。

为什么呢?就是有些人造善业的时候内心很坚定,绝对不后悔。修善的时候,「方便时」─还没有修善之前,内心充满着期待──啊呀,我这一千块要布施三宝,实在太好!期待那一天的来临;就是要造作善法之前,念念期待、起欢喜,希望善业的因缘能赶快成熟。第二「根本时」─正在造善业,把钱施给对方时,也起欢喜心。「成已时」─当这个布施完成之后,在回家的路程中,还是很欢喜,今天做的实在太好了。「方便时」、「根本时」、「成已时」,这三个阶段都起大欢喜心,没有一念的后悔,以后得果报就特别的坚固,不可破坏。相反,如果在造善业的时候后悔,不管是造业之前、正造业时,或是造业之后,生起一念的悔心,以后得可乐果报就不坚固了。

对于「得」,我们是要留意的;「得」有各式各样,其实跟你的因地有关;顺利、不顺利的「得」,坚固、不坚固的「得」,这样的果报差别很大,但都不是上帝创造,也不是自然而有,是跟因地的心态有关系──「万法唯识」。生命的苦乐,的确掌握在自己心中。研究《唯识》就会清楚,内心的状态、每一个念头,都会影响到你未来的果报。这是「得」,依止一切法的造作,而成就果报,安立作「得」。

再看第二个「命根」。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大蓝书】地址:dalanshu.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百法明门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蓝书只为原作者妙音0的小说《百法明门论》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妙音0并收藏《百法明门论》最新章节。
结局前炮灰们掀了马甲
结局前炮灰们掀了马甲

每晚九点钟更新,完结文《虐文小可怜是怪物母巢》《我只是一个弱小可怜又无助的昏君》《灵气复苏后我和马甲们开启了工业革命》《祖传技能的各种应用[快穿]》在专栏中等待小天使临幸呀~顾有幸,人如其名,从小......

西莱斯特 连载 8万字

猎户家的乖软小夫郎
猎户家的乖软小夫郎

【全文订阅只需一杯蜜雪冰城钱,请支持正版!看完的宝宝可以帮我评个分吗!】顾柳是顾家村人见人夸的哥儿,家中活计一把好手性子也乖巧,然而他那黑心后娘为了点银钱,竟要将他嫁给邻村的泼皮癞子做妾。百般反抗无果,顾柳万念俱灰,寻了一条白布入山欲要轻生,却被一个猎户救下。那猎户生的高大魁梧,那一身狰狞的伤痕更是看的顾柳直发怵,谁料那猎户在听了他的事以后竟愿意出钱娶他!顾柳抹了泪,红着脸看向那高大的猎户:他这么

折酒三钱 全本 3万字

炮灰的人生2(快穿)
炮灰的人生2(快穿)

倾碧悠然 连载 850万字

治疗满级,团宠小肥啾
治疗满级,团宠小肥啾

简介:【公告:7.17日入V,更1w字~】云宥清穿到了魔法世界。末世凭借治疗系异能爬上基地高层的他一朝穿成了小动物,是一只巴掌大的小鸟。兽贩将它装入宠物箱,在市场贩卖,丑萌丑萌......

云劫 连载 9万字

诡异世界,但建设蟠桃园
诡异世界,但建设蟠桃园

文案:恐怖世界而来的顶级BOSS——叶禄,一朝穿越,变作了一个诡异村庄的小小村民。这个世界神祇倒异、诡植啖血,凡人依附诡植苟活,借助诡植修炼的诡士同样举步维艰。无论怎么看,都是要活先疯的预兆。叶禄沉吟片刻,安详躺平:累了,先睡一觉吧。一觉睡醒,旁边多了两个同样从恐怖世界来的挚友。叶禄:“?”点击就送人手?又一觉醒来,旁边多出一把香气扑鼻、翠绿青葱的月桂树苗。叶禄:“??”点击就送诡植?又一觉醒来,

岐山娘 连载 9万字

四十二章经
四十二章经

妙音0 言情 连载

唯识学概要
唯识学概要

妙音0 言情 连载

佛法修学概要
佛法修学概要

让你迅速掌握佛法之修学次第!

妙音0 言情 连载

灵峰宗论
灵峰宗论

妙音0 言情 连载

八识规矩颂
八识规矩颂

妙音0 言情 连载

天台教观纲宗
天台教观纲宗

妙音0 言情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蓝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4-27 08:03:38